​粉矿造球实验

作者: 时间:2020-08-19 点击数:

粉矿造球实验

一、实验目的

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从目前看,铁矿资源的主要特点是贫矿多。全国贫矿储量占铁矿石储量的80%以上。随着炼铁生产的发展,高炉“精料”技术操作,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直接还原和复合矿综合利用的发展,我国球团矿的生产不断地增加。粉矿造球是球团矿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序。通过该实验要求掌握:

1、粉矿造球的工艺过程;

2、影响粉矿造球质量的工艺参数;

3、掌握粉矿造球的成球机理:

4、掌握实验室粉矿造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粉矿造球即矿粉和添加剂经过预先混匀、加水润湿、焖料后、物料在造球机内依滚动成型,形成粒度一定的球团。矿粉在实际成球过程中可分三个阶段:首先形成母球(造球核心)阶段;其次是长大阶段;最后是生球密结阶段。

在成球第一阶段加水润湿起决定的作用。一般精矿原始含水量为5-8%,物料处于比较松散状态。颗粒接触不太紧密,为了创造母球形成的条件,在矿粉中加水点滴润湿,造成较紧密的矿粉集合体,从而产生成球的核心母球。当然机械力的振动和转动,也能促进这种水分分布不均匀、接触较紧密的颗粒集合体的生成。在母球生成以后,紧接着是逐步长大的阶段。在外力作用下,原来结构不太紧密的母球被压紧,使内部过剩的毛细水被挤到母球的表面。这部分表面水分靠毛细力的作用将周围的矿粉聚集到母球的表面,使母球长大。这种滚动压紧,从母球中挤出水分到表面,在依靠毛细力聚集周围矿粉的过程重复多次,使母球不断长大。有时为了使母球继续长大,还人工地往母球表面喷水、撒矿粉。在长大的母球中颗粒间的结合主要是靠毛细力实现,强度仍然不大,因此必须经过生球的密结阶段。

在生球的密结阶段,在造球机所产生的外力(滚动等)作用下,使长大的生球变得更紧密,各颗粒间可以排除毛细水,主要依靠共同的薄膜水层,辅以内磨擦力而加强其结合。这种密结的生球机械强度是最大的。如果毛细水不能全部排除,则生球强度就会减弱。所以生球密结阶段决不允许加水,否则会造成表面过湿,毛细水不能全部排除,不仅生球强度降低,生球间还会相互粘结。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

1、¢--1000mm圆盘造球机;

2、台秤15Kg一台;

3、塑料盆2个;

4、直尺、小铲子各1把,洒水壶一个。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混料

称量实验用料精矿粉1Kg两份,称量膨润土40、50g,分别与精矿粉充分混匀。

2、加底水润湿

按矿粉底水含量6%加入后充分混匀,使物料均匀润湿。焖料半小时以上。

3、启动造球机造球

启动造球机,加母料后,向母球料加水(滴加)造母球。当母球形成后,视母球长大情况,向母球打水或加料促使母球长大。当母球长到合适的粒度时,停止打水加料。球团在球盘内滚压一段时间,以提高球团强度。

4、球团质量检测

1)球团粒度:一般为8-16mm.

2)落下强度:以生球自0.5米自由落于钢板上不碎的次数(10个球平均值

3)生球的含水量:总加水量底水量和后期补水量占物料量的百分比。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1、实验数据

2、测量生球粒度。

3、计算落下强度、生球含水量。

                                         表14-1 实验数据表

组别

精矿粉g

膨润土g

物料底水含量

g

补水量(g)

球盘的转速r/min

球盘的倾角( °)

造球时间min

 

 

 

 

 

 

 

 

 

 

 

 

 

 

 

 

 




六、实验注意事项

1、确保粉矿与粘结剂的混匀;

2、造球过程加水与加料的位置和节奏

七、思考题

1、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2、促使母球长大的机理是什么?

3、在生球的密结阶段为什么不允许加水?

4、造球机球盘的转速、倾斜角对造球过程有什么影响?

 

 

 


 

 

江西理工大学区域特色资源绿色高效冶金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电话:0797-8312672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