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近五年来,中心人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10余件,相关成果与专利转化经济效益超60亿元,出版学术专著2部。科研主要代表性成果:

Ø  省级以上科研奖励

12016年,铵盐体系白钨绿色冶炼关键技术和装备集成创新及产业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2019年,铜阳极泥伴生稀贵金属高效资源化关键技术,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2018年,形貌可控高纯稀土氧化物制备技术及其应用,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2020年,稀土废料(渣)高效绿色提取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稀土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52020年,废旧荧光器件回收拆解与稀土再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Ø  学术专著

1)《锌电积用铅基阳极》,冶金工业出版社,2019

2)《高硫冶炼烟气中脱汞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2020

Ø  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1)一种铵盐分解白钨矿的方法(ZL201110063533.0),以本授权发明专利为核心的7项专利组成的专利群在崇义章源钨业、赣州海创钨业等企业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产生经济效益8.29亿元。该技术实现了白钨矿的绿色冶炼,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一种从铜阳极泥高砷净化锑渣中浸出锑的方法(ZL201610352771.6),以本授权发明专利为核心的5项专利组成的专利群在江西铜业公司等企业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产生经济效益11.13亿元。该技术实现了铜阳极泥中稀贵金属金银硒碲的高效提取及砷锑铋的资源化利用,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复杂高硅铜钴合金碱预处理-常压酸浸工艺(ZL201110142672.2),以本授权发明专利为核心的9项专利组成的专利群在兰溪自立铜业和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工业化应用,产生经济效益19.42亿元。该技术解决了复杂高硅铜钴合金高效浸出难题,铜和钴的浸出率高达99%,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稀土铁合金冶炼虚拟仿真实验平台V1.02021SR1367177),该软件著作权对应专业软件是稀土金属冶炼过程虚拟仿真实验的重要软件工具。

5)黑钨矿碱分解制备APT虚拟仿真系统V1.02021SR1367420),黑白钨混合矿冶炼的最优钨矿配矿系统V1.02017SR430579),两个软件著作权对应专业软件是钨冶炼过程虚拟仿真实验的重要软件工具。

6)铜闪速熔炼在线数模优化控制系统[简称:FSF] V3.312016SR063498)、铜闪速吹炼在线数模优化控制系统[简称:FCF] v3.312016SR062792),两个软件著作权所对应专业软件是铜冶炼过程虚拟仿真实验的重要软件工具。

Ø  高水平论文

1Selective recovery of mercury from high mercury-containing smelting wastes using an iodide solution system201902ESI1%高被引论文,JCR一区,IF 9.0,被引19次。

2Highly stable activated carbon composite material to selectively capture gas-phase elemental mercury from smelting flue gas: Copper polysulfide modificationESI1%高被引论文,JCR一区,IF 10.6,被引46次。

 



江西理工大学区域特色资源绿色高效冶金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电话:0797-8312672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