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1)实验项目设计及教学资源

针对部分冶金教学实验存在高温、高危、长时、大型设备缺乏等问题,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稀土、钨、铜、锂等区域特色资源高效利用过程进行数字化、模型化、虚拟化,开发仿真类软件30余个,设计特色鲜明的仿真教学实验项目47个。中心占地960平方米,仪器设备与仿真计算软件总价值超1000万元,面向四个专业,每年实验学时达6万以上。依托三大功能平台(1,遵循五结合教学理念,开展基础单元、工艺过程、开放设计创新三个模块实验教学,构建了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新三层次一体化、多学科交叉辐射的冶金全流程递进式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图2

冶金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系统框架图

2 “三层次一体化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2)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人才培养模式

中心设立了实验教学质量三个层次的标准:坚实的化学冶金理论知识,过硬的实验操作基本能力;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优良的理论指导实验能力;超前的知识创新意识,全面的团队协作、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能力。基于质量标准和人才要求,进一步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设备、学生实验效果等8个角度,建立了目标清晰、载体明确、内容全面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图3。通过实施虚实结合、科教融合和产教协同育人新路径,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

图3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江西理工大学区域特色资源绿色高效冶金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电话:0797-8312672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