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中心人员获批国家级教学平台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高水平省级本科教学团队1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立项省级以上教改课题6项,建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校育人共享计划立项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等3门,出版《现代冶金试验研究方法》等国家级规划教材10余部,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指导学生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奖150余人次。
教研主要代表性成果:
Ø 省级以上教学平台与教学团队
(1)“化工冶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2016年
(2)区域特色有色金属高效利用及资源循环教师团队,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2018年
(3)稀有稀土金属冶金教学科研团队,江西省2020年度高水平省级本科教学团队,江西省教育厅,2020年
Ø 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1)产教融合、协同培养、多元发展—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部,2018年
(2)传承红色基因,深化科教融合,培养服务区域特色有色金属产业“三有”人才,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西省教育厅,2018年
(3)国家级级化工冶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西省教育厅,2017年
Ø 出版教材
(1)《现代冶金试验研究方法》,冶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2021年
(2)《稀土冶金学》,冶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2019年
(3)《稀土元素化学》,冶金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2019年
(4)《锌电积用铅基阳极》,冶金工业出版社,其他教材,2019年
(5)《高硫冶炼烟气中脱汞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其他教材,2020年
Ø 教改课题
(1)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冶金工程本科实习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省级教改课题,江西省教育厅,2019年
(2)“双一流”背景下冶金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内涵建设研究,省级教改重点课题,江西省教育厅,2017年
(3)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在冶金中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省级教改课题,江西省教育厅,2017年
(4)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科物理化学案例教学法的研究,省级教改课题,江西省教育厅,2017年
(5)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的《耐火材料及燃料燃烧》创新教学模式研究,省级教改课题,江西省教育厅,2020年
Ø 教改论文
(1)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冶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云南化工,2021年
(2)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研究生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以高压浸出技术为例,科技与创新,2021年
(3)浅谈高校冶金化工实训中心安全管理策略,冶金管理,2021
(4)新时代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引入元素探讨,高教学刊,2021年
(5)“创新性”实验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山东化工,2020年
(6)“卓越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
(7)青年教师工程能力提升方法,中国冶金教育,2020年
(8)“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大部制”改革与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
(9)产教研融合,培养服务区域产业的“三实”人才,化工高等教育,2020年
(10)产学研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高教学刊,2020年
(11)基于OBE理念的电化学冶金课程教学改革,中国冶金教育,2020年
(12)科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国冶金教育,2019年
(13)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创新型人才,中国冶金教育,2019年
(14)冶金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中国冶金教育,2019年
(15)冶金工程专业稀土方向人才培养特色,中国冶金教育,2019年
(16)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方法探索,中国冶金教育,2019
(17)中国稀土学科教育的发展沿革和特点,教育现代化,2018年
(18)案例教学法在冶金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冶金教育,2018年
(19)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冶金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大学教育,2018年
(20)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
Ø 省级精品课程
(1)机械之美—神奇的矿冶机械,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江西省教育厅,2019年
(2)稀土发光材料制备及器件组装虚拟仿真实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江西省教育厅,2020年
(3)化学反应工程,省级高校育人共享计划课程,江西省教育厅,2019年